第七十六章 至善至恶,不外乎人情二字-《剑与河山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童贯皱眉想了想,拱手道:“还请陛下放心,臣担保来年夏季之前,必能扫平江南。”

    赵佶点点头,心情缓缓放松了下来,随后与二人又聊起了丹青字画等闲情逸事来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几日前,宋江率众踏平曾头市,给晁盖“报仇”之后,在坐上梁山第一把交椅时,将山寨中的聚义厅改成了忠义堂,将晁盖的灵位放在了第一位。

    多数头领都以为这是宋江对晁盖的追缅,但还是有少数心思细腻的头领察觉到了其中蕴含的别的意思,私下商讨后,一起去找宋江问了个明白。其中有吴用、花荣、张横、张顺等人。宋江没有对他们隐瞒,将招安的想法告诉了他们。

    吴用本就是玲珑剔透的人,随便一想就猜到了宋江的想法,但并没有反对;花荣跟随宋江前是清风寨知寨,本就是朝廷官员,自然对宋江招安的想法表示支持;张横、张顺两兄弟则对招安有着一些抵制,但在宋江的规劝下,最后还是同意了招安。

    在朝廷招安使节来的前一日,宋江把招安的想法说了出去。在山寨中引起了轩然大波,许多头领对此朝廷是深恶痛绝,极为反对招安。

    但在宋江饱含真情、声泪俱下的一番讲说后,众头领沉默着同意了招安的事,即使心里不满,也只会将它藏在心里。

    宋江与他们说:朝廷腐败无能,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,他们能挡住官军一时,挡不了官军一世。贼,终究是贼,一旦写在史册上,他们便生生世世都摆脱不了贼的名声。唯有接受招安,为朝廷建立功勋,获得官职后,才能有个好名声,才能在朝廷内说上话,才能真正的为受苦的百姓做些实事......

    其实许多头领并不在乎什么名声,更不在乎死后留下骂名,只想今生逍遥快活就够了。但宋江的话还是触动了他们,因为他们可以不为自己考虑,但都会默默的为其他兄弟考虑。正是这种情与义的相互作用,使得他们默认了招安的事。

    从使节来,到入京觐见,再到回梁山,招安的进程无比顺畅,好似天命所归,宋江只觉如沐春风般的轻松畅快,暗自发誓一定要带着兄弟们建功立业。

    赵佶昭然若揭的驱虎吞狼之计,宋江哪里会看不出来,他主动请求征讨方腊,为的就是火中取栗、险中求富。何况皇帝也说了,他梁山的军队南下后,只要不败,就是有功。

    回到山寨后,宋江举宴开席,将御酒分了下去,在觥筹交错、酒兴正浓时,说了南讨方腊的事情。众人正喝得上头,听闻有仗打,纷纷兴冲冲的答应了下来。

    待到第二天,宋江让大伙儿整备军械,准备南下时,大伙儿才知道上了宋江的当了,但还是笑着去筹备了……

    这一天是十一月十二,梁山众人风风火火的准备着兵器甲胄,不日便要南下。

    与此同时,距郓州千里外的歙州城,正在遭受方腊大军的猛烈围攻。镇守歙州的是两浙西路第三正将郭师中,领着三千余厢军顽强抵抗方腊义军的进攻。

    方腊义军有近一万之众,施行围三缺一的攻城战法,城中厢军平日里疏于演练,突然遇到这种阵仗,既使郭师中指挥得当,三处城墙都是岌岌可危的状态。

    终于,在这日下午,王寅围困的东门率先打开了局面。在城中滚石、金汁等物用尽后,王寅身先士卒,领着义军杀到了城墙上,先是杀退了城墙上的官军,随后又夺下了城门,引得大军长驱直入。
    第(2/3)页